1)第200章 伪军投降_抗日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城县的第104师团残部,被徐国仁指挥救国军西线兵团,分割包围全部歼灭。

  但是,之前逃进地窖的加奈贺一和他手下十几个日军,却侥幸躲过了一劫。

  在武城县内的战斗结束后,徐国仁只留下了一个步兵营驻守武城县,维持治安并且善后。

  然后,统率四个装甲师和军部直属警卫团等十二万大军主力,继续向衡水方向进军。

  加奈贺一等十几个鬼子,到了晚上才从被一些倒塌建筑废墟掩盖的地窖内钻出来。

  然后,加奈贺一带着他们凭借对武城县内地形的熟悉,在夜幕的掩护下,开始了突围。

  因为当时武城县的城墙有很多处,都在交战中被救国军的强大炮火给炸塌了。

  留守武城的那个步兵营,没有料到这个时候还会有鬼子存活,在前面有己方十多万装甲大军的情况下,警惕性不是很高。

  这样就给了加奈贺一一行逃脱的机会,加奈贺一带着他的部下们从城西北方向一片倒塌的城墙处,成功逃了出去,消失在了茫茫夜幕之中。

  徐国仁也没有想到,在这个不起眼的武城县,会逃出去一个日后救国军的劲敌。

  而彻底攻下武城,全歼城内的鬼子守军后。

  徐国仁亲率十二万大军继续向北进军,连夜推进到了武城以北的故城县。

  这里距离武城不到五十里,是一座比较小的县城。

  之前说过,日军在衡水一带的总兵力是四个师团,外加皇协军十多万人。

  其中土肥原贤二率领他的第14师团,驻扎在了衡水城。

  而第104师团驻武城,第103师团驻冀州一带,第105师团驻故城县一带。

  在这三座县城中间以及交接的一些城镇,是由数万伪军驻守的。

  同时,衡水城外也有好几万伪军驻扎,为第14师团之羽翼。

  在救国军围攻武城的第104师团时,故城县的第105师团偕同了两万伪军,曾试图南下增援解第104师团之围。

  但全被救国军的装甲部队给打了回去,现在武城县已经失守,第104师团全军覆没。

  为了收缩兵力,保住衡水,土肥原贤二直接下令第105师团放弃了故城县,往冀州以东,衡水以南撤离。

  打算让第105师团与冀州的第103师团互成犄角,组成衡水的第一道防线。

  但是,为了迟滞救国军的进军锋芒,原本驻守在故城县附近的三万多伪军,却没能跟着撤退。

  而是被土肥原贤二严令留在了故城县,接替第105师团防守故城县。

  其实土肥原贤二也明白,别说是三万还装备着日式武器的皇协军,就算是三万全副美式装备的日军,也很难挡得住徐国仁这十二万精锐大军的进攻。

  所以,他对这三万伪军的要求不高,只要他们能挡住救国军一天,最少也要十个小时。

  为第10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