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又读《春之声》_大嶝见闻:“炮击金门”停止三十年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外的军部搞基础设施建设去了,我作为留守人员在营房执行守护任务。所谓的“守护任务”,也就是除执勤值班外,大部分时间是帮助炊事班做饭和种菜。这样的留守工作,使我有了大量的阅读时间。小说《春之声》,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反复阅读的。

  记得当时,这期《人民文学》杂志发到连队时,我正在帮助炊事班烧火做饭。因为通信连队业务特殊,留守人员比其他连队较多。我们连的总机班、外线班、电台、两瓦无线班、徒步通信班和司令部值班室都得留守值班人员和技术人员,所以我们连队大部分官兵不能去军部搞建设。由于炊事班的留守人员少,这样的话,炊事班的任务就很重了,于是我们就轮流帮助炊事班做饭。当时,我向炊事班长察永清提出一个小小要求,就是在我帮厨的时候,尽量让我烧火,这样我就能利用烧火的机会阅读杂志。察永清战友与我是同年兵,山东临朐人,人品很好,乐于助人,他很爽快地同意了我的要求,于是我就在帮厨的时候,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当时我自费订阅有《人民文学》《大众文艺》《奔流》和《萌芽》等杂志。加上连队订阅有《解放军文艺》《前卫文艺》等,我每月都能读到很多文学作品。那个时候我渴望读书,1980年夏季和秋季,在我留守期间,我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当时我最喜欢阅读的就是“意识流”作品。《春之声》是我阅读的第一篇“意识流”作品。因此,至今难忘。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文学形态。“意识流”本来是心灵学术语,最早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来的。后来由英国小说家梅·辛克莱把这个名词引进文学。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以作家王蒙为代表兴起的“意识流”文学形态,其实叫“东方意识流”。“东方意识流”和“西方意识流”的区别在于,“东方意识流”作品还有一些可记忆的故事和人物,“东方意识流”作品多采用蒙太奇手法,慢镜头描写,多视角叙事和意象比喻,把时空顺序打乱,让人在文字迷宫内体验人物思维意识的流动,从而达到阅读的神秘感和快乐感。而“西方意识流”作品是纯三无作品:无故事、无情节、无人物,打破时空界限,叙述人跳跃式的思想意识和意识飞向远方的轨迹,是有较大的浓缩性和凝聚力。唯主观,反理性是它的总特点。如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等。由于中国的文化背景限制,纯“西方意识流”的作品,中国阅读者难以接受,于是就形成了“东方意识流”的形态。王蒙先生的《春之声》就是继承“东方意识流”的代表作。

  《春之声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