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章:百年回首,竟已为人。_对不起,我想重新做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维的心乱了。

  但是他必须做好答应了别人的事。

  就像那个三流诗人一样,说了,就一定会做!

  此后又过了10年。

  王文维已经83岁。

  在这个年代,哪怕能人异士,也少有人能活到这个岁数,加之其状态依旧精神饱满,甚至已经可以称之为人中祥瑞。

  并且他已经三个年头,没有插手过瘟役治理的事情了。

  数十年里构建出的应对之法,已经深深的刻在了云州上下的骨子里。

  他知道,自己终于能离开了,也该离开了。

  大斌345年。

  84岁的云州刺史王文维,离开了那处府衙,开始巡视全州。

  他没有错过任何地方,上至大城镇,下至小村落,但凡有超过百人聚聚之地,不论山高水远,均要走访一遍,梳理地方。

  前后总计花费一年时间。

  之后回到府衙,耗时三月,写下《云州疫志》,将数十年对抗瘟役之经验集大成,并提拔了培养多年的继任者。

  然后于府衙后方小院中,逝世。

  这间小院承载了很多回忆。

  比如一人一妖因为担心刺杀而比邻而居,却被误认为养了侧室。

  比如曾经王文维、红、尚文怡三人月下饮酒。

  比如那个爱慕自己丈夫,却因为自己身体原因一生无所出的女人,在自责中故去。

  比如那个理想主义文人,在践行自己宏愿数十年后,已久因为人族灰暗的未来而迷茫逝去。

  现如今,云州刺史王文维这个身份,也在这里逝世。

  云州的天塌了。

  全州恸哭,哀嚎盈天。

  好在某人留下了足够多的柱石,在他离去后,撑住了这一片天。

  他终于解放了,从对好友承诺中。

  虽然他已经永远无法变回那个,在山腰上晒太阳的红毛妖怪。

  王文维将自己的面貌,恢复了成了“红”的样子。

  十五六岁的少年郎,也是当年那个牧童的样貌。

  红这个名字过于特殊,有被认出的风险,他将王文维的后两个字对调,自称王维文,以此纪念好友。

  云州以外的地方,这个名字稀松平常。

  他先是去了梁州,有传言这场恐怖的瘟役,最早就是从梁州开始的,不过数年时间一无所获。

  之后又去往了秦州,神医吴景生的后人早已死绝,医药世家,也没能扛过一轮又一轮的瘟役。

  他去了京州,看了看尚文怡的娘家人,这个曾经底蕴深厚的官宦之家,勉强存续了下来。

  他还去了关州,去了王文维的故乡,不过只剩下一片废墟。

  蓦然回首,离开两尖山,竟然已经百年。

  各地的瘟役,也渐渐开始消退。

  起初第一年,大斌各地无役,世人还以为是巧合。

  等到第二年、第三年,瘟役依旧没有出现的时候,世人才反应过来,这场九州人族的浩劫,这场贯穿数代人的百年瘟役

  似乎、好像是结束了。

  可惜大斌王朝在瘟役中苟延残喘了百年,却并没有迎来曙光,而是迎来了末日。

  百年瘟役结束第二年,大斌各地出现反叛,这个腐朽的王朝咽下了早该咽下的最后一口气。

  不过这些都和王维文没有关系了。

  百年之后,他再度感觉到了孤独。

  此时连“云州刺史王文维”,都有渐渐变成了传说故事。

  他曾在某座山下隐居数十年,直到村中稚童变老翁,才不得不离开。

  他曾经在闹市中开了一家店铺,一个人将店铺做成了百年老店。

  也曾扮演过强大的异士,专管不平之事。

  他看着人族在衰败之中一点点繁荣,又一遍一遍兴衰交替。

  蓦然回首,他一个天生天养的妖怪,竟然也成了人族历史中的一份子。

  那个理想主义文人,用自己最后的请求,约束了他几十年,却也将其心中的所属,“矫正”到了人族这个身份上。

  只是无论他活了多久,去了多少地方,认识了多少人。

  心中记忆最深的,永远是云州那五十年。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