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章 开会(上)_洪武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绯格格不入的小少年。

  那少年把主位右侧的椅子拉到了大堂中间靠右的一张方桌前,正趴在方桌边用一支特别的笔具和各种工尺绘制着甚么。

  陶黔知道,这就是那朱塬。

  翰林学士、太子府詹事、太医院右使、明州卫指挥使、营海使、东南转运使、东南按察使……

  想到这一连串正三品官职,陶黔内心难免起伏。

  这些年在当今麾下,他自诩也算兢兢业业,不敢丝毫懈怠,十余年时间,也才拿到一个正四品的明州知府而已。

  视线转移。

  陶黔又很快注意到中堂山水画下方,那把搁放在红木托架上的朴刀。

  先斩后奏呵!

  当下这满堂文武,除了华高,大略都逃不过那把刀的‘先斩后奏’。甚至,那怕是华高,那小少年一发狠,砍了,毕竟当今旨意在前,事情到最后会是如何,也很难说。

  当今真是……

  怎能如此啊?!

  目光只是扫过,仆役引着他来到华高下首的位置,陶黔先向华高施礼,寒暄几句,看了眼另一边,没有动静,也就没招呼,顾自坐下。

  随即注意到,右排下首,从三品的明州卫指挥同知常断旁边,是两浙都转运盐使司下属明州分司主官,盐运同知邢迹。

  虽说都是同知,盐运同知比指挥同知低一级,与陶黔一样,都是正四品。

  明州是盐务重镇。

  虽然同级,但邢迹的位置某种程度上比他这个明州知府还要吃重,滁州籍贯的邢迹因此不属于左相门下,而是皇帝陛下钦点的一位亲信。

  不过,昨日码头,明州府、明州按察司、明州卫乃至下属各州县一些官员都特意赶来给两位大员接风,惟有邢迹这位盐运同知没有露面。

  没想到,对方今日又会出现在这里。

  想想邢迹到底不是薛戍那样的人,拿捏之后,大概是后悔了,或又听说了昨日码头上当众宣读圣旨的‘下马威’,跑来弥补?

  注意到陶黔打量,有着一张方脸膛的邢迹表情不太自然地朝他拱了拱手,又转为眼观鼻,鼻观心。

  陶黔刚收回目光,也打算老僧入定,就听到有人用不太标准的金陵腔朗声道:“不知那位是营海使,下官有话说。”

  陶黔和众人一起看过去。

  开口的是薛戍。

  陶黔又转向方桌旁正画东西的那狐裘少年。

  朱塬抬头,见是一个相貌端正文质彬彬的青袍官员,只是那气态,又一点都不文质彬彬,开口回应道:“我就是啊,怎么了?”

  薛戍转向朱塬,收回朝正堂拱手的姿态,带着些质问:“既是营海使,为何不穿官服?”

  朱塬笑道:“这个啊,我这个营海使刚设立就被打发来干活了,还没有官服。”

  薛戍怔了下,又继续追问:“听闻上官还是翰林学士,为何不穿此官服?”

  朱塬以为是个胡搅蛮缠的,干脆低头继续描画最后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