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1章 丰收的喜悦_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一,是上交给官府的租。

  而按照规定,每户男丁需要向官府服徭役,不过现在陇右的徭役也是有酬劳的,芸娘家父兄都是从军战死沙场的,所以官府也免去了他们的庸。

  最后就是调了,按照芸娘家需要向官府交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不过芸娘一家,包括芸娘在内的女眷,都已经在工坊干活了。

  芸娘在酒泉的制药工坊已经升任了制药车间的主任,薪水要比州府里的小吏还要高。

  芸娘的母亲在驿下里的服务区烧热水,如今每个月也都能挣回不少钱。

  而芸娘的嫂子原本识字,带着小侄子也没办法去太远的地方。

  前几个月在芸娘的劝说下,报名了沙州城的一个算学速成班。

  如今给村子里几家工坊代账,每个月的收入虽然比不上芸娘,但是也足够她和小侄子一起生活了。

  以前那种男耕女织的生活被打破了,建宁王也下令,不再强制征收百姓丝绸、帛和布匹,而是让百姓直接按照丁口交钱就行了。

  丁税直接上缴钱,也是江伦向建宁王提出的建议。

  江伦的说法是,如今百姓几乎都不会自己制帛了,如果还要求百姓上缴布帛,那百姓就要拿着钱去购买这些布帛。

  那么市面上的布帛必然会提价,无良的商人就会用这种办法再盘剥百姓。

  李炎自然同意了江伦的请求,让百姓自行选择上缴布帛或者折算的钱。

  没有了苛捐杂税,也没有其他地主的盘剥,芸娘一家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不过就算是一家都有了工作,芸娘的母亲依然坚持耕种自家的田。

  经历过饥荒的人,只有见到地里的粮食才安心吧。

  等到麦穗都晒干了,芸娘的母亲说道:

  “村子里新建了一座磨坊,我明天把麦子运过去碾压成面粉,你去大集上买点肉和菜,明天我们吃饺子!”

  不知道甚么时候开始,饺子这种面食在陇右流行起来。

  凡是到了过节或者全家团圆的时候,都要全家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

  芸娘在酒泉工作,难得回来一趟自然要吃一顿好的。

  次日,芸娘的母亲向隔壁借来了牛车,拉着家里的麦子前往村子里刚建造的磨坊。

  磨坊就建造在河边,通过水流的力量驱动,这也是上一任里长留给村子的礼物。

  最近磨坊一天二十四小时高强度的工作,将金灿灿的麦穗碾压成白花花的面粉。

  但是水流不息,总要比以往用磨盘效率高了不少。

  芸娘的母亲等到下午,终于将自家的粮食送进了磨坊中。

  而芸娘则带着小侄子,来到了驿下里热闹的集市中。

  驿下里靠着官道休息区,建造起巨大的市集。

  如今这个市集不仅仅是过往客商都会驻足的集市,也是附近村落赶集的地方。

  和芸娘离开驿下里的时候想比,这个集市又扩大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