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五回 回乡探母获知真相 路遇恶人义愤填膺_老马退休生活奇遇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邓卫国被赶出了军营,军帽、军服和军鞋以及随身佩带的武器等统统交还部队,而且没有遣送费,路上需用的盘缠都是洪参军和一帮兄弟临时凑齐的。

  大家含泪送别邓百夫长。

  邓卫国没有流泪,他也不后悔,将敌百夫长放了让他回家尽孝,邓卫国认为这是光明正大和名正言顺之举。

  两国交兵挣的是土地和财富,而双方当兵上前线的大都是穷苦百姓,他们用生命夺取到的土地和财富归了统治者,家中的亲人却要终生承担丧失丈夫或儿子或父亲的巨大痛苦。

  因为战争,百姓们中间产生出了多少孤儿寡母。

  邓卫国的父亲当年就死在战场。

  邓卫国的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育,等到邓卫国长大成人又遇上边关吃紧,朝廷又在大举征兵。

  由于朝廷连年征战,男子当兵之后几乎都很难活着回家,朝廷的征兵活动理所当然遭到百姓们的强烈抵制,各家各户都将适龄的男子送走躲起来。

  邓卫国是独子,他父亲又是命丧战场的,按当时的法律可以不去当兵。

  但乡里的里长为了树立一个榜样来号召和激励村子里的男青年踊跃参军,他特意来到邓卫国家中鼓动邓卫国应征入伍。

  里长当面向邓卫国母子保证说让邓卫国放心的去部队,里长会将邓卫国的母亲接到他家中去赡养。如果邓卫国有什么怀疑,可以在出征之前让他母亲搬进里长的家中,让邓卫国亲眼见到他母亲的住宿和伙食状况,而且还承诺决不让他母亲参加任何劳动,若老太太只是为了活动活动身子骨,则可以做点扫地抹桌子之类的轻活。

  这个里长是个当地的大财主,有钱有地、家里雇有长工和佣人,邓卫国一时相信了他的话。

  里长领着邓卫国母子到了他家,立即叫人安排了一间整洁干净的房间让老太太住,又带着他们母子两个去厨房和餐厅参观,说是让老太太和里长的家人一起吃饭。

  邓卫国的母亲死活不同意邓卫国去当兵,怕他和他父亲一样在战场上丢了性命。

  但邓卫国见了里长给他母亲作的这样的安排心有所动。

  在乡下靠种田度日,辛辛苦苦一年忙到头只能够勉强糊口,母亲从未吃过一顿好饭、未穿过一件新衣。邓卫国想如果自己去了部队,母亲在家还有人帮他照料,不管怎么说都不会饿着、冻着,只要他在部队里好好干,争取立下战功求个一官半职,回家后也可以让母亲享享清福。

  邓卫国的母亲虽然舍不得儿子离开,但老太太免不了要考虑邓卫国将来的前程。

  那时农村人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无非有两种途径,一是死命读书考个功名,二是参军当兵在部队里立个战功。但邓卫国的父亲死的早,家中哪拿得出钱来让儿子读书,而且邓卫国也确实不是个读书的料;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