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62章彻骨的严寒_澳洲风云18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倒闭,没有机会转移出去。

  当今世界上

  也只有大洋帝国有能力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帮助苏俄重建整个工业体系,但这种可能性无限接近于0。

  可怜英国,法国和德国整个掉进了深水区,在那里扑腾着呼喊“救命”,身上的力气渐渐消散。

  若是没有强有力的经济拯救措施,这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至少10余年才能缓过神来。

  依照他们的小胳膊小腿,能扑腾出来的动静也不会大。

  对比原来历史时空,苏俄是世界性大萧条唯一的受益者,只有详实的数据才能证明这一点。

  苏俄于1928年10月开始实行第一个5年计划,工业化建设进入全面开展的阶段,几乎是从废墟上全面重建。

  大批新的工程项目需要建设,“一五”时间恰好与大萧条撞车,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大萧条却恰恰成为了苏俄发展的助推器。

  由于西方国家产能严重过剩,国内又面临着大规模的失业通货膨胀的问题,老百姓没有消费能力,寻找市场成了当务之急。

  资本是无国界的,为了赚钱,美欧资本家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哪怕是资助他们在意识形态上不共戴天的敌人苏俄,亦在所不惜。

  苏俄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下专设了外国咨询中央局,专门负责领导外国技术力量的引进和利用。

  29年底,苏俄同外国已签订了70多项技术援助和咨询协议,涉及机械、冶金、石油化工和交通运输等多个重要经济部门。

  到31年初,苏联接受技术援助的项目增加到了124项,涉及冶金、工农业、飞机、铁路等等,投资总价值超过了4000万美元。

  在大萧条时期

  世界上有近50%的工业设备都被投入到了苏俄的工业建设中,而第一个5年计划期间建立的一大批现代化骨干企业,几乎都是在西方的帮助下建立的。

  苏俄三大钢铁场、马格尼托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斯克钢铁厂和扎波罗热钢铁厂都是在米国的援助下建造的。

  苏俄三大汽车厂,也都是在殴美专家帮助下,用西方设备建设而成的企业。

  四大拖拉机厂都是米国援建的新厂。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是在米国近80家工厂的帮助下建成的,在二战中演化成T34坦克的滚滚洪流,成为击败德三帝国的关键性军事力量。

  苏俄30年代的最大电站,第聂伯电站和其他大型电站都是依靠英、德、美提供设备建成的。

  31年,苏俄向国外购买了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一数字在32年上升到了一半左右。

  苏俄在极短时间内工业飞速发展,获得了全面的重工业生产能力,还掌握了最先进的技术,为独立自主的发展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一五计划期间,米国累计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