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章 最好的我们_站在时代巅峰的男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赢在中帼》第一期是全国各地的创业者报名,节目组初步选出108个创业项目,来到燕京后会有风投顾问和节目组一起选出36名各行各业的创业精英,最后在电视上进行角逐,争夺节目组和风投提供的1000万创业资金。

  创业者一个个走到舞台中央进行表演,提出自己的融资要求,马粑粑等大佬会对有兴趣的成员进行点评或者说交流沟通,36人淘汰12人。接着通过各种案例对创业者进行商业思维考核,从24人中选出12人。

  接下来会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继续留在室内,大家一起吹牛,根据节目效果淘汰选手。第二种是走出去,组成两只队伍进行实战PK。比如说卖快消品如哇哈哈瓶装水,白象方便面,或者做公益宣传片。

  两种方式有利有弊,比如传说中的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明同鞋就很内向,不适合做市场,但人家就是牛逼。所以节目还有一个走向,就是风投直接投资,也就不需要竞争了。

  制片人兼主持人王丽芬参考了曲黎的意见有了现在的节目。

  为了上节目,曲黎特意和吴洪宁联系,让他介绍了一个证券分析师给自己,做一些技术指导,毕竟他也想借这个机会,看能不能从风投手中忽悠到一点现金。

  不是曲黎缺钱,而是缺少信誉,哪怕他有现在的知名度也难以吸引到一流人才。引入知名风投,有他们的背书,他就有机会吸引到一流的人才。

  “你这为了上一个电视节目,也是蛮拼的。”吴洪宁看到曲黎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调用各种宏观数据和经济预测模型,做出各种表格,真有些为自己吃味,明明自己能够给他带来更多财富。

  “没办法,要靠这个忽悠人,就算做错了,他们也应该能够看到我的诚意。”曲黎不以为然,炒股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也就需要回忆,或者看看他加密的笔记本,忽悠风投得靠技术。

  曲黎要在电视节目上说明电商的前途,就要对电商和实体零售经济做出比较,需要画各种图。比如实体零售店经营成本分析图,房价租金上涨分析图,电商成本分析……

  他还要证明万嘿黑科技公司的经营模式,就要用Zara举例,可这家非常优秀的公司,目前在国内并不出名。

  所以他还要从个性化需求出发,现代工业社会把人变成机器,而个性化需求是人的自由意识对工业社会的一种反抗。个性化也是物质极度丰富后,人类追求更高精神需求的一个途径。

  上面那些逼格满满的话都是曲黎让他的助理张伊文小姐姐帮忙收集整理的,整合了许多哲学思想,比如常见的马斯洛需求理论。这本不属于她的工作范畴,可好的工作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张伊文也不想因为一些小事得罪曲黎。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