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3章 南锣鼓巷街道办副主任_冲出四合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76年11月21号中午,母亲马秀珍兴高采烈地告诉张和平,王主任正在申请把他从云都调回南锣鼓巷街道办当副主任。

  下午,张和平去街道办问了原因,就带着虎鞭酒南下,去了港岛。

  四天后的上午,张和平下了绿皮的士,抱着一个50斤装的玻璃酒缸,提着行李包回了9号别墅。

  吃午饭的时候,张和平把那几斤过滤出来的红褐色虎鞭酒,坏笑着送给了老丈人唐明,还当场给他倒了一杯,让他品鉴。

  等吃完午饭,老丈人却坐在饭桌那边,不愿起身。

  剩下的虎鞭和药材,则用街上买的普通高粱酒,泡在了玻璃酒缸中,主打一个通透,让外人看得见其中的那根鞭和两个蛋。

  张和平在港岛晃了几天,打听了一下化工设备、原料的价格。

  泄了五天火,张和平留了一纸购物清单,让陈淑婷持续关注价格,却没让她买。

  随后,张和平就回了内地,在花都给南腊镇卫生院打了个电话,叫对面制药厂的贺子江,帮他收拾学校那边的行李,然后寄回首都给他。

  12月4号,张和平回到首都,休息了两天,就去王主任那边找事情做了。

  他的临时工作调动,基本上敲定了,目前还在走流程。

  第一周,王主任只是让他跟着马秀珍熟悉街道的人和事,还有就是街道的小作坊种类,以及运作模式。

  话说,母亲马秀珍自从66年调到街道办后,干了快11年了。

  她的工资,从最低30级的23块,升到了26级的33块。

  1975年针对低收入人群加了点工资,她现在每月是37块钱,属于8级办事员。

  再想升职加薪,就得要高中或中专文化了。

  至于张和平的工资水准,目前还不太好说。

  南锣鼓巷的人,大半都眼熟;张和平叫不上他们的名字,但那些人大多数都认识张和平,尤其是95号院附近的人。

  这边街道的小作坊,人数最多的,是纺织品加工。

  是大表姐马丽莉的婆婆陈立琴帮忙牵的线,王主任去跟首都制衣厂谈下来,然后由马丽莉当师傅,组织了一些有缝纫机的家庭做代加工。

  但是,制衣厂在年初就停工了,最近复产后,却没有再分派加工任务过来,街道的人就断了一笔收入。

  人数第二多的,是每家每户都可以酿制的醪糟加工。

  因为酿制方法简单,一个带盖的搪瓷盆,蒸熟的糯米,拌上一点酒酵,裹一床棉被放在屋里保温发酵就行。

  如此简单的操作,却因为一些人嘴馋,偷吃家里做好的醪糟,导致无法向米酒厂交任务,害得街道办倒欠了米酒厂几百斤糯米。

  话说,这糯米亏空,赵主任还帮了大忙,从南腊镇寄了糯米到首都,才把这个窟窿堵上,让米酒厂愿意继续跟南锣鼓巷街道办合作。

  这事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