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章 闹饷_海上升明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在赵千总的有心煽动传播下,整个海门卫城的军人百姓,都已经知道鲁王在台州即位监国了,而且来到了海门卫城,他们还听说鲁王要在海门征兵抵抗清军,又听说清军统帅博洛正率十万大军从杭州赶来。

  一时间人心惶惶。

  有钱的人在准备逃命,但穷苦的百姓却还在为一日三餐忙碌。

  赵千总一挑唆,大家也顾不得那么多,都来找鲁王要饷。

  就算清军打来,也得先做个饱死鬼不是?

  不给饱银月粮,还要大家归营守城打仗,这不是瞎胡闹吗?

  一天不劳作,家里可就一天没有饭吃。

  参将府被围的水泄不通。

  大家对欠饷的关心,甚至远超过了对清军十万大军即将到来的消息。

  老朱对此,也只能是内心沉重。

  海门卫城原本是海门卫指挥使管理,后来戚继光首任台州参将驻防海门后,参将衙门便反而成了这卫城最高管理者。

  吴凯以及卫指挥使、佥事等一干营将、卫官们诚惶诚的站着。

  “现在城里能拿出多少银钱、多少粮食来?”老朱直接开口问,卫军、营兵们都欠了银多饷,虚名假冒的情况也多,现在老朱暂时不想管这些烂账,要平息骚乱,就必须先得拿出一些真金白银和大米来才行。

  看不到东西,谁会听那些大话?

  吴凯既是台州参将,也还有一个海门卫佥事的衔,他家世代在海门,属于那种军头土豪地主,一代代的侵占卫所军田,再吃点兵血抽点饷,再借着海门的地理条件便利,做点走私贸易,所以吴家身家不错。

  卫所穷军营穷,老吴家却是挺有钱的。

  吴凯也知道这次事情闹的过份,此时只能狠下心来咬牙捐献。

  “卫所和营里都没钱没粮,库房里老鼠都跑光了,末将愿意捐三千两银子充饷。”

  老朱瞧了吴凯一眼,“国家之事,岂能让臣子捐献。”

  “借吧,我昨日刚向锦衣卫指挥使张国俊大人借了两万两银子,月利三分。吴将军也按这个利借给孤好了,孤给你打借条。”

  吴凯愣了一下。

  然后脸色有些不太好看,监国什么意思?瞧不上三千两,嫌少?

  说什么张国俊借两万两,三分利,这是直接索要两万两银子?吴凯心中苦闷又沉痛,老吴家虽然有些身家,但这是他们老吴家十一代人在海门近三百年一点点积攒下来的啊,都是牙缝里扣下来的,是冒险攒下来的。

  两万两他拿的出,但这差不多也是吴家全部的现钱,有些还是钱庄、商铺等里的股钱或是借款,还得提前去收回。

  要不然,就只能先变卖一些金银财物或是土地铺面等了。

  老朱看了眼吴凯,“孤现在就给吴将军写张三千两的条欠,先以三年为期如何,三年利息三千二百四十两,到期还本付息共六千二百四十两,”说着,老朱让王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