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3章 哪儿都有你馆陶主!_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上首主位,看着老岑迈递给自己的、少府刚从关中各地收集汇总出来的粮价表,刘荣思虑片刻,便沉声道出了自己的猜想。

  就此刻,刘荣手中的竹简所示:当今天子启三年春三月初一,关中除长安外的地区,粮价达到了每石七十四钱到八十六钱之间。

  十二钱的波动,考虑到各地区的产出不同、粮食运输难度不同,还算在合理范围之内。

  但刘荣关注到的,却是这份汇总表中,关中除长安以外的地区,粮食均价居然达到了八十三钱每石!

  关中上一次出现标价‘八十三钱每石’的粮食,得追溯到足足十六年前了。

  彼时,《尚书》博士兼太子家令晁错,向先帝呈上了《论贵粟疏》。

  通篇千余字,提炼过后的核心观点,或者说是最具实际价值的操作模式,则不外乎‘输粟捐爵’四个大字。

  ——通过鼓动民间捐献粮食,来缓解边墙军粮紧缺的问题,再以爵位作为报酬,来提高民间用粮食换爵位,即‘输粟捐爵’的积极性。

  于是,无数空有万贯家财,却无半点爵位的‘商贾贱户’们,开始豪掷千金,从内史换得少上造(十五级)、大上造(十六级)等在秦时,得几十上百颗敌军首级才能换来的军功爵;

  农人贫户穷一些,却也有的是人咬咬牙,拿出三五十石粮食出来,换个不更(四级)、大夫(五级)等爵位,以备不时之需。

  什么不时之需?

  当然是抵罪了!

  要说汉爵最有价值的特性,便是在犯罪时,人们可以不用付出钱财罚款,甚至是生命作为代价,而是可以用爵位来抵罪。

  罪轻一点,便降爵一级;

  重一些,也大不了一撸到底,重新变成公士(一级)嘛!

  总好过被杖责、刑讯,乃至送了小命?

  就这么着,晁错一纸《论贵粟疏》,便在整个关中范围内,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捐粮潮。

  而百姓‘输粟捐爵’时捐献的粮食,也都按照晁错的提议,被送去了军粮紧缺、边防部队饥一顿饱一顿的边墙。

  然后,关中就开始缺粮食了。

  原本关中能自给自足,甚至还能往关外运粮;

  结果一出‘输粟捐爵’,让关中相当一部分粮食被送去边墙,关中出现粮食缺口,反而还得从关东,以及巴、蜀输入粮食。

  就这么着,关中的粮价才在当年——在那年的大丰收之后,一反常态的达到了八十五钱每石。

  之前一年,关中平均粮价七十石出头,之后那年,也同样是在七十二三钱左右浮动。

  而这,都是十五六年前的事了。

  ——经过先帝又十来年的治理,以及当今天子启监国、掌政这些年,如今的汉家,其实已经正式进入了后世史家口中的‘文景之治’。

  关中的粮价更是从六年前开始,便再也不曾突破五十五钱的黄线,始终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