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7 二百零七_大唐第一公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然还在想薛绍。

  裴英娘摇摇头,专心听老学士讲解文章。

  墙角的莲花滴漏开出两片铜花瓣时,老学士告退。

  宫女鱼贯而入,送来茶水和点心。

  李令月伸个懒腰,拈起一块醍醐饼,呷一口茶汤,惬意地舒口气:“上学真累。”

  裴英娘无言以对:阿姊你一直在发呆好嘛?

  歇息片刻,廊外传来一阵环配叮当声,宫女们簇拥着一位头戴纱帽、穿乌褐色圆领男袍的年轻女子步入殿中。

  女子面容清秀,神情孤傲,进入内殿后,目不斜视,向李令月和裴英娘行礼。

  她行的竟是跪礼。

  裴英娘连忙直起身。

  李令月靠着凭几,淡淡道:“上官女史不必多礼。”

  女子站起身,态度不卑不亢。

  半夏凑到裴英娘耳边:“贵主,她是上官家的大娘子,以前是长安最出名的才女,从掖庭出来的。”

  掖庭是安置犯官家眷妻女的地方,这女子是掖庭女婢,又姓上官,还是个才女,她的身份呼之欲出宰相上官仪的后人。

  难道她是上官婉儿?

  裴英娘细细打量男袍女子,看年纪,不太可能。

  半夏悄声道:“婢子听忍冬姐姐说,上官大娘子为人清高傲物,连天后的话都敢反驳。天后为了压服她,让她每天穿宦者的衣裳,看到贵主们必须和宦者一样下跪。”

  裴英娘恍然大悟,难怪上官女史刚刚朝她和李令月磕头。

  兀自感叹,一道冷厉的眼神忽然向她扫过来。

  上官大娘子正冷冷地盯着裴英娘看,眼神颇为不屑。

  裴英娘忍不住打个激灵:她好像没得罪上官家的人吧?

  上官大娘子负责为李令月和裴英娘讲解历史典故、奇闻异事、风俗人情,解答疑惑,授课内容按照李令月的学习进度随时调整,不会专门讲解特定的经史文集。

  她展开书册,微微一笑,“今天,我要给贵主们讲一个西汉时的故事。”

  李令月顿时来了兴致,撑着下巴,等上官女史的下文。

  上官女史眼波流转,娓娓道来:“西汉时,世家妇人们常以珍珠粉修饰容貌。有位河东巨贾,家中藏有一颗祖传的稀世珍珠,传说能美姿容,城中贵妇争相购买,巨贾坚决不肯售卖。直到有人抬出十斛金锭,巨贾才舍得把珍珠卖与他人。谁知,这桩买卖,竟然为他招来牢狱之灾。”

  说到这里,上官女史故意顿住不说了。

  李令月性子急,立刻催促:“后来呢?卖珍珠怎么招来祸患了?”

  上官女史气度从容,并不开口。

  裴英娘瞥一眼上官女史,淡淡道,“或许我可以为阿姊解惑。”

  李令月歪头看裴英娘:“你听过这个故事?”

  裴英娘没有听过,但是她猜得出故事的结尾是什么。

  在上官女史的故事中,巨贾的稀世珍珠肯定是假的,他拿鱼眼睛以次充好、招摇撞骗,被人告到官府,最后当然会受到刑律处罚。

  上官女史编造出这个莫须有的故事,目的无非是想引出“鱼目混珠”的典故。

  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珍珠是李令月这个嫡出公主,鱼目,当然是养女裴英娘。

  李令月伸长胳膊,推推裴英娘,“英娘,别逗我了,快给我解惑呀!”

  裴英娘随口胡诌一通:“巨贾得了十斛金锭,欣喜若狂,醉酒之下误伤行人,被行人告到官府,可不就招祸了嘛!”

  她不能让上官女史把“鱼目混珠”四个字说出来。今天是她头一次上学,宫里的人都盯着看呢。鱼目混珠的典故传扬开来,成就的,是上官女史不畏强权的清高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