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章 战后扬州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城的城市生态。现在太平军突然撤出,势必会让城内的百姓举足无措,必须得立即采取措施稳住城内百姓。

  卢德利等士绅也赶到了府衙。

  董书恒让大家推选出十名德高望重,名声极佳的士绅组成了一个扬州城临时管委会,这个管委会的主要职能就是发布政令、处理城内的纠纷,协助即将入住的行政总署工作。

  为什么要成立一个这样的部门的,直接让法院处理纠纷不行吗?

  还真不行,因为董书恒接下来要发布一些列的政令,势必会产生大量财产上的纠纷,必须得当地人才好处理。

  董书恒对管委会连续下了几条政令:

  “第一条,废除男馆、女馆制度,归还百姓私产。”当然这里的私产主要是指不动产,那些金银财务被太平军卷走了,当然无法归还,当然董书恒不会告诉他们这些财物大部分都被自己缴获了。

  即使想要归还也无法计算个人到底被抢走了多少。只有城内的不动产是可以计算清楚的。

  “第二条重新登记城内户籍,管委会在城内征集一批读书人,要在今天晚上之前完成户籍的统计工作,并根据户籍发还原来个人的不动产,并且按人头每人发放20斤粮食,以作为应急之用。”

  “第三条成立扬州警察局,从民兵中挑选500人担任警察,负责扬州城内的治安管理。”

  “第四条成立扬州城建设公司,每个人扬州居民都可以报名进入公司工作,并且每日领取一定的工资。公司投50万两白银进行扬州城的旧城改造,和城市修缮。”

  “第五条长江银行向扬州城内受到损失的商人提供500万两低息贷款,帮助各个工坊恢复生产。淮海机械厂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帮助各家工坊进行机械化改造。”

  “第六条,淮海公司投资五十万两在扬州城东,运河之畔建造一座全国最大的商品交易中心,以繁荣扬州的商贸。”

  “第七条在扬州建造一所大型孤儿院,一座少年军校,一座大型养老院。”

  ……

  在场的扬州宿老心中激动不已,从没见过军队进城不要钱、不抢钱,还送钱帮助城市恢复建设的。

  “董大人,年纪轻轻,却有着菩萨心肠,大人必然会万家生佛,我扬州百姓万死无以报大人之恩。”

  “诸位,我也是扬州子弟,这些都是本官应该做的,接下来还要辛苦大家,把这一件件事情落实下去。时间紧迫,大家下去实施吧。”

  一条条告示被贴到了原来集中居住的男馆、女馆附近。扬州的群众沸腾了。大家从男馆、女馆走了出来,家人们团聚到了一起,相拥而泣。没有什么比全家在一起更幸福的事情了,许多人此时才深刻感受到家庭的重要。

  人本来就是一种社会性的群体动物。太平军的这一套男女分离制度在他们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