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奴隶贩子_古希腊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羊毛商人那里的路上,贡吉拉向胖妇人打听大致多久能梳一篮子羊毛。胖妇人爽朗地说:“这也没准。梳毛、打羊毛条是细致活。这一篮子大致二三十明那,我一天能梳好,手脚慢的话得两三天。”

  两人边走边说话,塞雷布斯安静地跟在她们身边,听着她们交谈。

  毛线商人的所在确实不远,走过两个街口就到了。收毛线的地方是一处普通的民宅,门口摆着秤,中庭里堆着小山似的已经洗干净,但尚未梳理的雪白羊毛。不停有妇女在这所宅子里穿梭,她们挎着一篮子梳好的羊毛、羊毛条、或者是纺好的线团来,然后再拎一篮子羊毛走。

  收线团的商人是个脸颊被海风吹的通红的大胡子。胖妇人把篮子交给他,他检验羊毛条的质量,又干净又蓬松。把羊毛条倒入天平上称了称,然后笑眯眯地说:“二十八明那,算你三十明那吧。两奥波勒斯四查柯。今天拿羊毛吗?”交给她一个两奥波勒斯的银币,四个铜币。

  胖妇人接过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拍了拍,心情极好,也笑眯眯地说:“当然。”

  四个查柯就是半个奥波勒斯,今天这一篮子羊毛多赚四分之一,她心情当然好。

  商人又满满给她装了一篮子羊毛。她指着贡吉拉说:“这是我们新来的邻居,也想在你这里领些羊毛回去梳。”

  商人打量了一番贡吉拉,只见她二十七八岁年纪,黑发用亚麻布裹得严严实实,整整齐齐盘在脑后,不露出一点碎发。身上的希顿是爱奥尼亚式的——即一大块长方形的布料,短的边对折,把身体包裹在对折中间,在肩膀的位置从后提起两个布角,用别针或者细带固定起来,多余的布料在手臂上扎出袖子,腰间再系一条腰带。这种样式多受中年妇女喜欢,不如会在行动间隐约露出胴体的多利亚式在年轻女性间流行,但更便于劳作。她的希顿料子普通,但是洗的干干净净,袖子扎的紧紧的,没有为了好看留出美丽的褶皱,一看就是为了便于干活。

  商人预计自己的生意又要添一把干活的好手,十分满意,点点头说:“以前梳过羊毛吗?”

  贡吉拉说:“没有。”

  商人说:“没有也不打紧,这活不难,只要是要细心些。只梳羊毛是一个奥波勒斯二十明那,要是能把羊毛打成羊毛条,就是一个奥波勒斯十明那。你带篮子了吗?”

  贡吉拉说:“没有。我可以马上去买一个。”

  商人说:“不用马上去,我可以先借你一个。想来梳子你也没有了?”

  梳羊毛的梳子是特制的长齿梳子,贡吉拉当然没有。

  商人说:“要是这样,我给你一套篮子梳子,等你把羊毛送来,我付你报酬时扣三个查柯,怎样?”

  贡吉拉知道集市上像胖妇人手里这种篮子是两个查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