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钱币兑换_古希腊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在九成以上的科林斯飞马币、西西里螃蟹币等少数的几种人们认可度高的钱币,五到六德拉克马能换到一个四德拉克马猫头鹰币。质量低劣、含银量不足百分之六十的福西亚;莱斯博银币二十五德拉克马换一个、三十德拉克马换一个商人们都不太愿意兑换。

  几乎每个钱币兑换商的生意都很好,他们本钱有多有少,有外邦人向他们兑换猫头鹰币,也有雅典商人可能是要出海做生意,用猫头鹰币向他们兑换异邦钱币的。但总体来说,来兑换猫头鹰币的外邦人远远多于兑换外邦钱币的雅典人。雅典人对于外邦钱币认可度不是很高,飞马币、螃蟹币还好,成色与铸造更差一些的一般人根本不收,没法流通,指望雅典商人把它们全换走是不可能的,塞雷布斯猜测他们是把这些钱币送去融化重铸了。

  金属回炉肯定会有损耗,但塞雷布斯请教过金银匠,金银匠告诉他,纯银熔炼损耗最多不会超过8%。就算含银量最低的莱斯博币,1:6、1:7多的兑换比例,商人们的利润也是非常惊人的。当然,钱币回炉,铸币厂一定会留下一部分利润。商人们不乐意收需要回炉的钱币,想必他们收费还不低。但塞雷布斯想为大海商服务,需要大量猫头鹰币,势必不能绕过铸币厂。

  他以兑换钱币的名义找到铸币厂,发现铸币厂是用收购原材料的方式买下这些钱币,付给商人猫头鹰币。质量最好、能直接铸成猫头鹰币的银锭加工费也有15%,质量差的钱币如果数量太少还不收,怪不得商人们不太爱收需要回炉的货币。

  塞雷布斯详细弄清了每种货币与铸币厂换成猫头鹰的价格差,发现利润不太高,但还是有得赚的。如果做大宗生意,利润不高也不要紧,只要流动的快,收益照样丰厚。心中有数之后,他在港口区人流量大的地方租了一座带门面的宅邸,打算好好改造一番,开始营业。

  他请来奥佩托斯将围墙加厚加高,又在室内掘出一个地下室,用石头砌了墙壁,并特制了扇沉重坚固的铁门装上。至于门面,更是亲自画图设计,与奥佩托斯再三沟通商定怎么装修。

  最后门面里用昂贵的大理石砌了个高柜台将空间分隔为内外两部分,从外面无法进柜台里面,一般个头的人在外面站着脖子只能与柜台齐平——在没有防弹玻璃的年代,这是非常简便有效的安全措施,如果有人不怀好意,无法轻易地爬进去,威胁到柜台里面的人。

  外面的空间还用大理石砌了几条简便的座椅,地上还铺设了黑白拼镶马赛克的大理石地砖,一直延伸到门外建了个小平台,并砌了几层台阶。门口竖立着两根美丽繁复的科林斯风格廊柱,并点缀着一些瓶饰和绿植。

  雅典人是比较简朴的,除了神庙之外,没有别的地方会建造的这么奢华讲究,但这里显然不是神庙。从建造开始邻居们就议论不休,猜测这里是要用来做什么,直到开业那天门楣上挂上了一方极大的精致木质招牌,上书:普路托银行。招牌的一侧用极简的线条勾勒出一位一手提天平、一手拿羊角的美丽女神的侧影。

  。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