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7章 敌众我寡_问鼎十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67章敌众我寡

  就在当天夜里,大定府升起了熊熊烈焰。

  契丹的大军在烈焰的掩护之下,开始向北逃窜。

  罗幼度是在睡梦中得到情况的,他甚至来不及穿衣,披着一件大皮袄。

  他是何等机警之人,看着远处的火光,转瞬间就洞察了对方的意思。

  对方这是要用大定府来困住自己,让自己无力追击,或者不能全力追击。

  罗幼度没有任何抱怨,这两军作战,本就是各施手段,不管计策狠毒与否。

  他并没有天真到指望对手宽厚仁德,点到为止。

  但他别无选择,尽管明知是计,也得一脚踩下去。

  这与赵匡义口中的仁义无关,罗幼度是打着仁义的旗号,但那只是手段,为了达到目的的方式,并非真的遵循愚蠢的仁义。

  不能放任大定府是因为他需要一个稳定的大定府来掌控漠南,而不是一个废墟。

  因五代十国的动荡,黄河以北的人口严重不足。

  历史上为什么会出现五胡乱华的事故?

  便是因为汉末大动荡,导致人口折损过大,曹魏晋朝大肆将胡人迁入北方导致人口失衡之故?

  北方人口不足就会导致朝廷对于北方的掌控力下降,这北方的掌控力下降,也会影响到朝廷对于草原的掌控。

  这一连串的因果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现在大定府汉人与契丹混居,而且汉人也习惯了在漠南的生活,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维持下去,中原王朝就能完全掌控漠南,从而通过漠南来控制漠北。

  这是大虞朝廷未来发展的千秋之计。

  大定府真就给毁了,城中百姓伤亡惨重,导致牧民四散,汉人百姓另谋生路,想要再次聚集起来,就不容易了。

  这一点罗幼度是深有体会的。

  北方人口稀少,不利于控制。这一点大虞朝廷早有人提出了南人北迁的建议。

  朝廷也一直在劝说恢复元气的中原,以及少经战乱的江南吴越巴蜀等地百姓北迁,还给了许许多多的福利。

  只是反应寥寥,毕竟好端端的,在生活无忧的情况下,谁愿意背井离乡?

  也就是天下大局未定,罗幼度忍了一手,没有硬来。等契丹覆灭之后,他便会强制让巴蜀百姓北填河陇,让中原江南百姓填补河东河北。

  这强制让百姓迁途河陇、河东河北,依照估算即便百姓不满,也不会反抗的过于厉害,终究是华夏九州之地。但真要将中原江南百姓强行迁徙漠南,那分分钟就得造反。

  故而大定府里这些已经适应漠南生活的汉人百姓,在罗幼度眼中就是无上之宝。

  无论如何,他都得让大定府的这套汉人、契丹和谐混居的生活模式维持下去,让契丹人真正地融入华夏,成为大虞的子民。

  这也是他让张进监控邢抱朴、张雍这两人的原因,他需要一个完整的大定府。

  “姚内斌,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