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1章 萧绰的志向_问鼎十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11章萧绰的志向

  罗幼度看着有些躲闪的萧绰,眉头挑了挑,这小丫头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编排自己喜欢姐妹花,自己真要有这癖好,还能留你到今天?

  罗幼度带着几分恶意的想着。

  不过这小丫头还真是越长越有味道了。

  萧绰这几年跟着窦禹钧的义女杨氏学习儒家经典,相比周小妹的囫囵吞枣,萧绰学的却极为用心,已经颇有才名。

  这饱读诗书,身上自有一股知书达理的优雅气质,一眼望去真就如隋唐时期门阀世家精心培养的大家闺秀一般,温文尔雅,亭亭玉立。但罗幼度却是清楚,这小丫头可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狐狸,心思鬼着呢。

  罗幼度快步走了上去,原本在马车旁嬉闹的几个小孩,在丑丑罗康叡的吆喝下一起跑向了胡老。

  “太公!”

  罗康叡向胡老行了一礼。

  罗宁松、罗宁柏、罗慧湘就没有那么多礼,都跑到胡老跟前。

  罗宁松、罗宁柏各抱着胡老一条大腿,罗慧湘则去拉他的袖口,皆亲昵的叫着太公。

  随着年岁越长,胡老身子骨大不如前,入宫的次数反而多了起来。

  小孩子向来亲近隔代长辈,胡老也常带一些宫外寻常孩子家的玩具入宫,深得诸多皇子的喜欢。

  胡老见身旁一下子多出一群孩子,笑得合不拢嘴,摸摸这个脑袋,摸摸那个脑袋,然后从怀里掏出了早已准备的压岁钱。

  说起这压岁钱,也有一番故事。

  压岁钱最早叫压胜钱,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到了唐朝变成了一种春日散钱之风,就是立春日,宫内皇帝赐给新生儿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避邪驱魔的护身符。此习俗只限于宫内,民间并没有这一习惯。

  但因罗幼度自己后世在粤省生活了多年,那边的习俗是没结婚的人皆有红包,哪怕三四十岁的都有,但红包的数量真就全凭心意。

  罗幼度将这习俗带到了古代,最早就给御营司五百兵卒发放少许利是,图个吉利。

  一开始也没有引起什么效果,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随着罗幼度登基称帝,他过往的许多事情都给人翻了出来。

  这发利市讨吉利的行为,在这些年的传播下,风靡天下,成为过年的习俗。

  当然跟后世千奇百怪的漂亮红包还是有一定不同的。

  这个时代在罗幼度的督促下造纸工业确实获得了极大的提升,每年的纸产能有着显著提升,却也没有多到浪费用来制作红纸包的程度。

  但古人自有庆祝的方式,没有红纸包便用红绳。以红绳穿钱孔,简单的打个蝴蝶结,手艺好的直接编制成龙形、凤形,美观实用。

  胡老的压岁钱就是府中心灵手巧的侍女编制的龙、凤形态。

  收了压岁钱的几个孩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