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一章 工业基地_他改变了拜占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运。这两个方向一路向东,一路向南,把奢侈品财货输送到贵族的家庭里。

  需要指出的是,索菲治下所发生的交易行为,大部分都在为贵族服务,且多数都算奢侈品。

  一方面是运输距离和效率限制了成本,另一方面,乡村庄园大部分可以实现自给自足,除了盐铁外,不需要其他奢侈货物,即便发生贸易行为,也是以物易物,不需要货币参与其中,是典型的小农经济。

  之所以罗马城市贸易繁盛,经济复苏,还是罗马税收改革后,对本土要求采用货币纳税,地方的农民必须用实物交易来货币,才能完税。因为钱币纳税,人民多受商人一层剥削,当然在国家层面上看,提高了纳税效率,减轻了徇私舞弊。(这里和一条鞭法看起来真的很像)

  实物纳税与货币纳税,也贯穿了罗马与保加利亚的爱恨情仇。第二保加利亚的建立就与实物税改货币税有关;军区制度崩溃也和税收体系有挂钩。

  简而言之,老大帝国有的毛病,罗马与大明都是一样一样全都范了。甚至文官权贵打压军事权贵,军事权贵反攻倒算,重建新王朝这样的戏码,看起来都挺有内味。

  索菲现在就忙三件事。

  第一,铸币;第二,移民拓荒;第三,武装军队,重建政府。

  第一条,索菲的铸币厂刚刚接到了塞尔维亚人转移来的矿石,与上次同样,价值五万诺米斯玛,品质略微降低。

  而铸造铜币也被提上了日程。

  与银币相比,铜币才是人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货币。像最小的努米,指甲盖大小,却大量流通于市井。

  铸币工坊的人数,从七八个师傅,迅速膨胀到十多个师傅,带五六十个学徒。学徒与师傅的家人全都生活在纳夫帕克索斯城堡内。每个师傅月薪20枚阿金图马,学徒也有3枚阿金图马,可谓高薪行业。

  现在介绍一下索菲的六大工坊。

  铁器工坊辖下的武器工坊、盔甲工坊、农具工坊。

  武器工坊人数扩张到了300余人,大量铸造质量一般,但价格低廉的赛理斯单手剑,本月为塞尔维亚提供了700柄单手剑,剑鞘由皮具工坊联合木器工坊制作。

  盔甲工坊吸纳的劳动人口最多,因为串甲片纯是个体力活。附近的有产移民、佃农、自耕农的剩余人口,也就是女人和小孩,大都承接了鞣制皮绳、串联甲片的工作。

  盔甲工坊也正式定型了三种盔甲,两种头盔的样式。盔甲分为士兵甲,仅有当胸甲一件,也就是前面编胸甲,后面只有皮带的简陋样式,计划列装农兵;其次是勇士甲,两当式扎甲,甲裙与肩甲,列装于罗斯武士与步行古拉姆;最后为骑兵甲,它主攻轻量化,取消了甲裙,采用更大的甲片,类似于板甲衣的大甲片贴合,列装于古拉姆骑兵。索菲计划后期更换为真正的板甲衣,锁子甲配板甲叶。

  头盔的样式分为士兵盔和尖顶盔。士兵盔就是水力锻锤一锤锤敲出来的便宜货,圆圆的盖在脑袋上,好在便宜,劣在穿戴性差,士兵得自己缝点布进去才舒服;尖顶盔就不一样了,它是铆接四个盔瓣,铁匠精心敲打出来的,前侧有帽檐,脑勺与侧后方带有三个护甲片,防止被斩首或射穿。

  农具工坊主要提供农具,大量贷款给拓荒难民。

  皮具工坊负责剑鞘、行军帐篷、盔甲内衬等制作。

  无论盔甲还是武器,索菲都故意加入了赛理斯元素,包括龙形扣、花纹等。

  至此,索菲的工业基地,初具雏形。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