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3、迁宫_万万没想到准太子是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丧,又称山陵崩。盖因多半时候,皇帝的死亡,代表着朝代更迭。围绕着新皇上位,必定有无数的争夺与动荡。然永和帝的亡故,又有不同。表面上看,他是被远房侄儿诛杀篡位的;可细细探究,便能发现,他并非死于杨景澄之手,杀他的人却是章太后。

  章太后作为嫡母,身份上天然占优势。史上废立君王的太后不知凡几,而皇帝能废太后的,却屈指可数。这便也罢了,史上的太后,多半不懂朝政,所谓废立,也不过是朝臣手里的提线木偶。便是她心里一百个不情愿,终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的。

  奈何,本朝的章太后,不仅是嫡母,亦是真正执掌朝政数十年之久的当家人。若非她实无力自家篡位夺权,恐怕此刻坐在御座上的,早换成她自己了。

  如此底蕴,哪怕某日早起她心情不好,立等要强行废了永和帝,八成也能得逞。何况她隐于幕后,布局数月之久,最后兵谏夺权,可谓万无一失。且,她在夺权之前,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譬如阁臣里的汤宏,六部里的池子卿,皆有事先沟通。

  她一次又一次的试探筛查,可谓把朝臣的脾性立场摸了个清清楚楚。哪些是必须清除的,哪些又是可收拢的,早在心里有本明帐,只待分批收拾。

  因此,色色齐备的前提下,宫廷内仅仅乱了一日,便迅速恢复了秩序。而宫廷外,手执名单的靖南伯,带着都督府的人马,按图索骥挨个抓捕。靖南伯麾下几十万人马,随手调三五万入城,甚树大根深的王公贵族,皆能一锅端了!

  加之李纪桐封锁城门,哪怕伶俐至极的人,也休想逃脱。

  这便是武将之可怖。凭你何等惊才绝艳,亦抵不过武将的一把屠刀。

  这亦是章太后非要杨景澄走一趟边疆的缘由。只有他去了边疆,才能诱惑得了武将出手,否则任由京里人脑子打成狗脑子,又与边疆武将何干?做臣子的的确皆盼从龙之功,可没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只有空口许诺,真当边疆将领是傻的?

  但把杨景澄送到了他们手中,便不同了。他们立时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在法理上立于了不败之地。哪怕果真被京中的靖南伯打败,有杨景澄这张牌在手,至少不会牵连家族。

  风险小,收益大,便是康良侯不敢赌,那宣献伯敢赌么?宣献伯不敢,那英国公敢么?九边将领,各有脾性,但只要有一个愿赌,章太后的目的便达到了。

  获得了边疆将领的支持,大都督靖南伯的倒戈自然顺理成章。要知道京官不好做,尤其是京城的武官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