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1章 闽商的意外收获,互惠互利,各取所需_我有虫洞去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荒这种事情,对别的人来说是吃力不讨好,大地主不愿意动,小门小户又动不了。

  而对红旗城来说,想开就开。

  有红旗城的铁质工具和大牲口,有黑风寨持续产出,炼硝废水稀释后的肥田水,各个基地改造后的化粪池,聚集的农家肥,有汪鹏从现代带过来的耐寒高产良种、菜种等。

  (不要迷信番薯玉米土豆,这从古至今都不是中国人的主食,一是口感,二是热量不够。同样的地种稻子、小麦不香吗?真以为17世纪的玉米和番薯是现代高产品种吗?)

  开荒种地,建立新的农庄,在集体的力量下并不是难事。

  这也为新的人口安置,准备了多种渠道,少男少女肯定是强制入学,青壮们愿意从军的直接加入黑虎军,愿意做工的加入工坊,就想种田的,明年也有新建的农庄,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吃饱穿暖后,为推动红旗城这辆大车的前进,或主动或被动的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整个红旗城系统,已经度过最艰难的创业期,处在飞速发展的上升期,对高层来说,每一天都能感受到自身实力,在显著不断的增长。

  百里外的登州府直接无视了红旗城和屺坶岛的存在。

  红旗城特有的蓝灰色大帆,从登州外海掠过的时候,登州水师开始时都会立即降帆减速,胆大的就赶紧上药装弹,胆小的就直接躺平任锤。

  结果都只是目送这些杀神,旁若无人的驶向深海,后来看看这些髡贼也没主动攻击官军船队,于是也都互不打扰,各自安好。

  大家都很忙不是,打打杀杀多不好。

  首发网址

  闽商的船队开始时吓了一跳,以为官府发现了这处隐蔽的私港,基本上都是一路不停,直接快速通过。

  和黑风寨有过交易的几家船队,战战兢兢的派出小船上岸打探,结果也是大喜过望。

  都是熟人,十几年的老交情了,于是也把停在外海随时准备扬帆远逃的大船开进港内。

  船老大和掌柜们下了船后,也都是目瞪口呆,当年只能停个三五艘海船,简陋的港口,现在沿着原有的码头加宽加长,有了十几个泊位,新的泊位还在扩建中。

  上了岸更是面目全非,原本陡峭的山崖,也建了之字型的山道,难怪能把大炮架到几十丈高的峰顶,山顶平台还建了个圆塔,看模样应该是灯塔,这个对海上行船人来说,可真是太良心了。

  闽商来的时候,三当家孙守荣早几天就在这里等着,都是熟人,十几年的交情,虽然也没少挣黑风寨的钱,但是闽商的物资,也确实让黑风寨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尤其是那六把当年视若珍宝的佛郎机重铳,堪称神器,让黑风寨在这周边也是打下赫赫威名。

  三当家是早有准备,提前给这些关系良好的船队,准备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