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3章 标准_文娱之我只是个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节奏的理论之一,因为节奏不像声台形表那么直观可以让人听到、看到,甚至不为人注意,因此也就缺乏系统的理论,就像院里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表演应该是双节奏。

  他说的确实是实话,自己的节奏真的很一般。

  近段时间,他渐渐生出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触,自身的阅历、技巧,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天赋的展现。

  他能够清晰的感受到自身的天赋,尤其是节奏方面的天赋,在系统提升为“S”后,已经达到了一种离谱的地步,因为他能够极为轻松地察觉自己的节奏、戏的节奏、同演者的节奏,并施加一定的影响和控制,另外一方面,过去拍戏期间遇到的那些节奏特别好的老师,此时再回头看,才发现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但其他方面的天赋、技术的欠缺,却限制了节奏“影响和控制”的效果,很多时候,他明明感觉可以做的更好,但是因为自身的阅历、技术等等各方面的限制,却总是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唯一一场似乎没有限制的戏,应当是《家》的首演。

  这也是他一直对那场戏念念不忘的原因,如今想来,当时的情况,应当是混杂了多重巧合,而在这些巧合的共同作用下,达成了长达两个小时之久的从业以来的最巅峰的表演状态。

  当然,强大的节奏天赋从某种程度上也弥补的自身声、台、形、表方面的相对不足和短板,当然,这些短板和不足,也是相对而言,对比李雪建、陈保国是短板,可是于于绝大多数同行,他自认为的短板,恐怕是他人难以企及的长处。

  片场悄无声息的氛围变化,一切未曾瞒过制片主任王晖的眼睛,此时,他比任何人都希望剧组加快进度拍摄,然后迅速转场。

  平时跟徐容走了对脸,他胖乎乎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眼睛恨不得眯成一条缝子,等错身而过,他脸上的笑容也以一种相对平缓的速度淡去,可是他心下并未因此而轻松半分。

  在杜其峰和徐容两人无形的交锋之中,从形势上来看,徐容隐约更胜一筹,这是他未曾料到的,也是最不乐意看到的。

  他有种预感,一旦未来徐容和香港演员发生了矛盾,也许为了顺利拍摄,徐容不会把同行怎么样,但是杀鸡儆猴恐怕在所难免。

  换导演、编剧,是件复杂的事儿,可是换个制片主任,真的不需要费太大的力气。

  至于徐容和香港同行顺利相处的可能,他哪怕用屁股都知道那是痴人说梦。

  以香港演员一贯看不上内地演员的作风,碰到徐容这么强势的人,爆发矛盾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事儿。

  他不想当那只被宰的鸡,内地的剧组一向阔绰,《毒战》更是地主当中的老财,如果不得已之下,必须要当鸡,那也不是不行,他该拿的那份,一分都不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