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章 册立谁当皇后?_大汉在逃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未央宫。

  等候多时的钟繇见了天子似乎还挺开心,以至于今天都没有推销他很热衷的“曹操可靠说”。

  屏退左右,前殿内只剩下刘弋和钟繇,以及负剑靠在柱子阴影里的王老头。

  “可是‘那件事’有眉目了?”刘弋看着面前的中年老帅哥问道。

  “回禀陛下,暂时还没有。”

  所谓“那件事”,便是由杨彪朱儁指导,钟繇主持,数位可靠官员参与的,策反李傕军中的军吏杨帛、宋果。

  而军吏杨帛便是那日在南坞中放杨修过来的人,其人与弘农杨氏算是沾点亲戚关系,前些年也因杨氏举荐得以成为小吏。

  杨帛这种人,在大汉的道德观念里是属于要为杨氏赴死的私人......如今在教育程度普遍只有阿娘胎教的李傕军中,也算是有些地位,被大臣们视为突破口也不奇怪。

  当然了,这位军吏杨帛的道德底线比较灵活......换句话说就是没什么下限。

  在目睹了西凉军把持朝廷,视天子百官如无物后,杨帛不仅不打算承担对杨氏的义务,反而狮子大开口,所以他和宋果的策反,大臣们也一直也没谈妥。

  甚至于,刘弋隐隐猜测,那天之所以李傕追上来的这么快,便是此人去报信走漏了风声!

  这件事刘弋也仅仅是知道,根本无从插手。

  钟繇不会向他汇报任何行动的具体细节。

  事实上,刘弋已经发现了,这些大臣根本就是把他当小孩,当傀儡。

  在长安城的大汉中枢里,有上千名官吏在维持着这个庞大帝国的表面运作。

  而刘弋即便是逃出了南坞,现在也是太尉杨彪录尚书事,主持朝廷的日常工作,根本就不会向他汇报。

  这也是刘弋想要尽快东出的原因之一。

  他的阻力来自各个方面,除了军事方面西凉军派系复杂的军头很难搞定,政治上刘弋也急需利用某种变动的契机,来真正达到掌控朝廷的目的。

  “那钟卿前来所为何事?”

  “陛下。”瞧了瞧天子的脸色,钟繇慢吞吞地开口:“册立皇后之事,三公和大臣们都觉得不能再拖了。”

  刘弋沉默了片刻,问道:“大臣们什么意思?”

  “立伏家女为后,断不可立董承之女。”

  “说说吧。”

  “陛下须知道,伏氏祖上伏湛在光武帝时便是大司徒,封爵阳都侯。

  伏完品行高洁、儒学精深,娶得是桓帝的女儿阳安公主,伏家女册为皇后,便是与陛下亲上加亲。”

  “朕晓得。”刘弋有些无奈,“钟卿的意思是,伏家是士族,比董承这种没根底的军头强得多,是这意思吧?”

  “也不全是。”

  “陛下,外戚按惯例是要加大将军封侯的,若是立董家女,再出个何进之乱可怎么办?”钟繇踌躇了几息,艰难开口。

  话说出了口,钟繇反而轻松了许多,他诚恳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