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章 争论_大汉在逃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令”才是职务。

  这一点颇有点像大宋那套复杂的差遣体系,但只是官制改革初期用于过度之用,等慢慢适应了,就会彻底将三公九卿那套给完全虚职化。

  “如今国贼袁绍兵强马壮,兵临幽州,得看公孙瓒能不能坚持住,如果公孙瓒自己坚持不住,我们就算是想调集兵马也已经来不及了!如今只有两条路,第一条就是让公孙瓒坚守广阳郡,坚决抵挡住袁绍的进攻,第二条就是让公孙瓒从幽州的中部地区撤退,向西撤退到上谷郡、代郡,以靠近并州,或者向东撤退到右北平郡、辽西郡(幽州最东部的辽东郡、乐浪郡、玄菟郡在公孙度手里)。”一旁的卫尉、兵部侍郎马腾站起身来,分析道。

  马腾如今虽然在中枢不再直接掌控兵权,而是将部众留给了马岱和马超,但他说话还是依旧很有分量的。

  最起码,这种能征惯战的宿将,说出来的东西肯定要比不通军事的文臣要靠谱的多。

  “寿成所言极是,袁绍兵多势众,若是公孙瓒死守城池,恐怕还没有等朝廷的援军抵达,公孙瓒就要先被袁绍给灭亡,所以,臣认为第二种方案可行!”作为马腾理论上的顶头上司,兵部尚书贾诩点点头,赞同道。

  贾文和的估计还是偏向于稳健的,这也是最正常的猜测,就凭蓟县能不能挡住袁绍大军的合围,撑到朝廷援军到来,绝大部分人都觉得是挡不住的。

  其余大臣听到兵部两位主官的发言,也都默默的低下头,不敢插话,不知道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

  毕竟...这里大部分人都是不知兵的。

  “陛下,我认为应该采纳贾尚书和马侍郎的建议,第二种办法可行!公孙瓒军兵少,而且骑兵居多,袁绍的部队虽多,却以步兵为主,理应避其锋芒。”

  尚书左仆射、司徒张喜的意见也偏向于让公孙瓒暂避锋芒。

  而此时,尚书右仆射、司空士孙瑞则表达了不同的意见。

  “陛下,公孙瓒本为不臣,其与袁绍不过是一丘之貉,只不过如今摄于袁绍的压迫才与朝廷联结,我们就算是派出部队去支援,也会有所损失,还不如采取第一种办法,让公孙瓒死守城池消耗袁绍军的兵力、锐气,而我军从关中开拔集结以逸待劳,等待袁绍的大军锐气消磨之后,然后再出击,这样一来既能保证我军的安全,又能消耗掉公孙瓒和袁绍的部队,一箭双雕,岂不美哉!”

  士孙瑞站了出来,笑呵呵的提议道。

  士孙瑞少传家业,博达无所不通,举孝廉出身,起家鹰鹞都尉,迁执金吾、光禄大夫,永汉三年就已经拜了尚书仆射了。后联合司徒王允、温侯吕布共诛董卓。李郭乱政时,每三公有缺,杨彪、皇甫嵩皆让位于他,所以说,士孙瑞老头走到今天这个位置,是真的有点真才实学的。

  士孙瑞提议之后,其他几位老臣纷纷表示赞同,杨彪和士孙瑞的关系一直都很好,甚至,他想起了刘虞的死,心中对公孙瓒也是一阵膈应。

  在这些汉室老臣的眼里,杀了前大司马、幽州牧刘虞的公孙瓒,确实也是个乱臣贼子,如果说从利益上讲,必须去救公孙瓒,那他们肯定也会从汉室的利益出发,同意救公孙瓒。

  但是如果说救不救公孙瓒都可以,那他们肯定是不愿意救的。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