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五十一章一朵奇葩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当时的清朝皇帝咸丰皇帝,仓皇跑到了承德避暑山庄,将偌大的神都城,拱手让于英法联军。

  在英法联军的铁蹄下,圆明园成为匪徒们抢劫的重要场所。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中进行了大肆的抢掠,将众多珍贵的珍宝,洗劫一空。

  而一些器型较大的珍贵瓷器,竟然被打碎扔于地上。

  这只体态较小的长颈葫芦瓶,幸运的逃过了被打碎的厄运,但仍然被抢劫出华夏。

  英法联军在对圆明园实行了野蛮抢劫后,竟然使用了放火方式,将这座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付之一炬。

  2010年,这只长颈葫芦瓶出现在香江苏富比的拍卖会上。

  经过数十番轮番叫价,这只长颈葫芦瓶,最终以亿多元港元成交成,创造了中国瓷器拍卖史上新的纪录。

  为什么一只瓶子会卖出这种天价?首先一个,肯定是它漂亮!

  而在漂亮的基础之上,还能轻易让你找出无数的优点,比如富丽堂皇。

  这应该也算是乾隆时期很多高价瓷器的标准之一了吧?能够卖出天价的,肯定会让你一眼就看出乾隆盛世!

  是不是真盛世先不说,就说这一系列的瓶子,从它们身上就可以让你看出,那个时代的瓷器制作工艺,肯定是登峰造极的。

  那么为什么这么一件粉彩轧道瓷,会卖出两点五亿的天价?

  难道只是因为漂亮?当然不是,还有其极致的工艺。

  其实说到底,还是工艺复杂,一般人做不出来。

  那么粉彩轧道瓷的工艺到底有多难呢?想一想掐丝珐琅和珐琅彩工艺就知道了。

  先前也提到过,粉彩轧道瓷的工艺技术,最近几十年才完善出来,做出来的粉彩轧道瓷才算合格,在明清之时,这种瓷器的制作,肯定是一项高难度的任务。

  还是说回这件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它的制作工艺,已经不比一件珐琅彩瓷器要差。

  在清代,当景镇御瓷工匠采纳及熟习乾隆初年开创的绘画技艺后,这种奢华繁缛的装饰工艺——“轧道锦地”才日渐成熟,并受到推崇。

  这种以细针状物在釉面上刻画卷草纹、凤尾纹和花卉纹以表现“锦地”效果的工艺,最后在景镇日臻完善。

  陈文哲复制出来的这件长颈葫芦瓶,就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瓶上所绘纹饰色泽艳丽多变,重叠交错,构图精巧,细致缤纷。

  这款长颈葫芦瓶的全名,名字比较长,但是通过名字的一些词语,我们可以知道,这只葫芦瓶的颜色为浅黄地,并且使用了来自西洋的珐琅彩工艺。

  它的花纹纹样为锦上添花式样,寓意代表着万寿无疆,在器型上采用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葫芦器型。

  而仿制这么一件瓷器,工艺还不算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材料。

  既然是官窑器,还是能够媲美珐琅彩的瓷器,那制作材料,制作工艺,都肯定是最顶级的。

  要知道,粉彩轧道瓷在乾隆早期,它是在督陶官唐英和JDZ工匠不懈努力下,借鉴瓷胎画珐琅制作工艺而创制的一釉上彩新品种。

  它的烧制地点就在JDZ御窑厂,在督陶官们的严密组织下,集中JDZ和周边地区的最好的瓷用原料、最好的工匠,不惜工本精工细作而成。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