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东方马奇诺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

  在我国境内,也同样有着一条如同法兰西马奇诺防线一样的地下工事。

  这一点,可能就很少有人知道。

  当然,这座地下工事,就算没有意外收获,陈文哲也知道。

  因为在小鬼子投降的那一年,就被人发现了。

  那是在1945年,在日军侵华战争行将结束前的最后一战即将打响之前,一位东北的老猎户进入深山发现的。

  当时他和往常一样进行打猎,然而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他追着猎物行进的路线似乎更加僻静,更加深入。

  忽然,他看见了几具日军的尸体。

  而越往前,甚至发现了越多。

  他循着踪迹往前,竟然发现了一个地下要塞的通风孔。

  他自知此事非同小可,赶紧脱身,向驻扎在当地的苏军报告了此事。

  这个地下要塞,就是被关东军为了防御远东苏军的进攻,在我国东北的与苏联边境建成的长达一千公里的要塞群。

  各个要塞之间互相支援、互相支持。

  修建这座要塞,总共耗时11年,共建成17个要塞。

  鬼子当时骄傲地称其为:“东方马奇诺防线”。

  而这个猎户无意发现的日军地下部队,曾经征用了320万劳工修建,后被苏联摧毁。

  为什么说是“东方马奇诺防线”呢?因为修建的地下工事,真的很变态。

  二战之前,法兰西人为了抵御德意志铁骑正面入侵,避免像一战那样发生大面积伤亡,于是耗费50亿法郎巨资,于法兰西东北部的法德边境,建造了一条长达390万公里的永备防线。

  这条防线在世界战争史上赫赫有名,以当时法兰西陆军部长马奇诺的姓氏为名,称为“马奇诺防线”。

  这条防线以火力完备,纵深极宽。

  防线内部指挥部、发电站、炮台、甚至医院、食堂、宿舍一应俱全。

  它一度被认为,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防线”。

  在当时这种思想背景和技术背景之下,关东军计划在中苏边境,也想建造一个永久性防御工事。

  这是一座比原版的“马奇诺防线”还要大规模的防御性永备工事,扼守住远东苏军进入我国东北腹地的要道。

  然而原版的“马奇诺防线”,在六周之内即因被德军攻破而失效。

  而在苏军大量倾注的炮火和精准的打击之下,这条被日军视为天堑的永备性要塞防线,仅仅在二十四天内即被攻破摧毁。

  就是因为被摧毁了,所以才更有发掘的价值。

  如果没有目的的随意寻找,肯定不会太容易有所收获。

  这也就是陈文哲,可以通过回朔,发现一些遗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的宝藏。

  要不然,就在这座报废的地下要塞之中,很难有所发现。

  毕竟这条防线,修建的实在是太复杂了。

  它那么容易被摧毁,可不意味着这座地下永备公式简单。

  要知道,这是一条在中蒙、中苏边境,修建的一条长达1000公里的大型军事要塞型防线。

  这个要塞群即是防御工事,亦是对俄作战的支点。

  要塞群依山而建,易守难攻。

  这是为了保护关东军在华的利益,将东三省作为他们实施侵略的根据地,而建造的。

  除了这条防线,鬼子们还在东北建设了几座飞机、大型机车制造厂。

  我的系统不正经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