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一款三瓶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瓶,为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有着极为独特的青花纹饰,体现了极高的烧制水平。

  换源app】

  “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典故,想必大家都听说过。

  可把这典故,绘成画然后纹在瓷器上,很多人就没见过。

  1950年金陵印堂村观音山沐英墓,出土了一件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这只梅瓶高44.1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13厘米。

  口部短小,口沿面平厚,短颈呈梯形状,肩部丰满浑圆,胫以下收敛明显。

  它平底内凹成浅圈足,器形秀丽而挺拔。

  器身满绘青花图桉,白釉处肥厚莹润,青料则浓艳幽茜,令人赏心悦目。

  通体绘有六层纹样:瓶口外壁绘杂宝覆莲纹,肩上部为缠枝莲花纹,花枝相连交缠,花心石榴状,叶似葫芦形。

  器腹主题纹饰为“萧何月下追韩信”人物故事纹;

  辅助纹饰有杂宝、缠枝番莲和莲瓣纹等。

  梅瓶虽通体满绘各种纹样图桉,显得富密繁复。

  但经画工们细心处理,画面主次分明,繁而不乱,布局精当,具有强烈的层次感。

  器物通体释放出幽幽的宝石般色泽,青料点染处留下透入胎骨的黑色斑点。

  瓶上所绘人物的生动神情,栩栩如生。

  萧何策马狂奔时的焦虑、韩信河边观望的踌躇不定、老艄公持浆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细腻传神。

  以古代历史为装饰题材,在元代青花瓷中经常使用。

  这反映出当时戏曲故事,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且空白处衬以苍松、梅竹、山石,显得错落有致。

  此器形体高大,造型秀美。

  纹饰题材罕见,绘画精湛,纹饰线条圆润流畅。

  青花色泽纯正浓艳,且为纪年墓葬出土,保存完整,绝对是元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以历史故事作为元青花装饰题材不以为奇,但青花瓷器中人物纹流传的精品却是极为罕见。

  由于受制瓷工艺技术的限制,及窑炉温度控制的不确定等因素干扰,大件的元青花瓷器极易变形。

  而使用进口钴青料烧制的器物,固然呈色浓艳,但却多晕散。

  聚釉处,还会留有褐色的结晶斑。

  这些特点都极大的限制了工匠的艺术创造,因此成功的人物纹青花瓷器便弥足珍贵。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国内博物馆收藏的各地传世、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只有100多件。

  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元青花瓷,另有200多件。

  而其中发掘出土,绘有人物故事图桉的则是少之又少。

  此件梅瓶青花瓷发色苍翠浓艳,呈色稳定。

  虽通体满绘各种纹样图桉,但主次分明,繁而不乱,布局精当,具有强烈的层次感。

  无论造型、釉色、纹饰及烧造工艺各方面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体现了景镇制瓷工匠高超绝伦的技术,代表了元代青花瓷器较高的艺术成就。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的出土,为我国研究元代青花瓷的工艺、绘画、烧制以及元代人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没办法,这件瓷器的来历,实在是太正了。

  1392年,这件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被作为沐英的陪葬物长埋地下。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