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北方楼兰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费力。

  这也是为什么木结构留存至今,数量并不多的原因。

  对于这些陈文哲还是很感兴趣的,毕竟他去过大唐的国都长安。

  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陈文哲在长安看到了太多古代大唐的盛景。

  然而,很多当年的木质结构的建筑、文物,都已经损毁。

  能够流传到现在的很少,比如在北河,就只有“半座”美轮美奂的唐代钟楼。

  这座钟楼曾让梁思成多次到访,它就是古城正定开元寺钟楼。

  正定开元寺钟楼,面阔3间,进深4架椽(3间),高2层,建于晚唐,是我国现存不多的“半座”唐代木构建筑。

  之所以是半座,是因为在后世的重修中,上层屡遭改建,已非原貌。

  然而下层,却奇迹般保留着始建时的风格。

  从底层的柱础、斗拱、月梁,均不难感受到唐的意韵。

  钟楼三间正方形,上层外部为后世重修,但内部及下层的雄大的斗拱,若说它是唐构,也不能否认。

  钟楼内部尤其是柱础、斗拱、月梁等都带着浓浓唐风。

  燕赵唐风不独此处,位于张家口浮图讲乡的开阳堡,有着“北方楼兰”之称。

  千余年前的唐代,开阳堡进入鼎盛期。

  当时,人们按照“九宫八卦”的设计理念重建开阳堡。

  其主要街道呈井字形相交,寺庙建筑则按八卦之义定位。

  整个古堡布局规整,庄严大气,有“灵龟探水”之美称。

  开阳堡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唐代建筑为玉皇阁。

  因为年代久远,唐代的土木建筑保存至今的仅有几处,玉皇阁是其中之一。

  玉皇阁共有3间,高2丈多,为单檐歇山顶。

  四个檐角玲珑精巧,角嵴上走兽尚在。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檐角处起杠杆作用的木构件昂,其昂嘴被凋刻成象头。

  这种凋饰,在古代建筑中是不多见的。

  玉皇阁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代同治年间,但保留了唐宋建筑的风格。

  除了玉皇阁,开阳堡之内还有开阳门,它是这一座古堡的南门,也是唯一的堡门,其上有玉皇阁。

  门、阁均建于唐代,后世虽有重修,但仍保留唐代风格,因而其文物价值极为珍贵。

  开阳堡最宝贵的价值,在于保留了千年古城的整体风貌。

  这为研究唐代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开阳堡独特的建筑艺术遗韵和广袤的地域风貌,折射出的是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的积淀。

  它鲜活的载体上布满特殊的时空感,是无法复制的塞外记忆。

  历史文献对于开阳堡的记载并不多,考古挖掘也尚未得出可行性论证。

  这古堡寂静、苍凉、破败,所有关于它身世的故事,只有岁月知道。

  而陈文哲,恰恰可以看到岁月留下的痕迹。

  所以,他对于这种古代建筑,最是上心,因为它们承载了太多。

  可惜像是这样的木质建筑不多,但是石质建筑应该还有一些。

  比如保定博野县程委乡解村小学校院内的兴国寺石塔,是保定境内现存年代最久远的一座古塔。

  这座古塔是唐代景龙四年(710年)创建,石塔距今已有1302年的历史。

  此塔原为兴国寺内之建筑,现寺己毁,仅存此塔。

  兴国寺石塔建筑年代,与长安小雁塔同时,风格类似。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