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七十九章长铭铜器一件,足抵《尚书》一篇_我的系统不正经娱乐圈的不正经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禹敷土,随(堕)山,浚川……”。

  这些铭文记述,大禹采用削平一些山岗,堵塞洪水和疏导河流的方法,治平了水患,并划定九州,还根据各地土地条件的不同规定各自的贡赋。

  铭文还以大段文字阐述德与德政,并教诲民众以德行事。

  古人云:长铭铜器一件,足抵《尚书》一篇。

  说的是发现一篇长篇青铜铭文,就如同发现一篇相当于《尚书》这样重要的古代文献。

  那件器物的铭文不仅字数长,而且与以往所发现的纪名、纪事类的青铜铭文截然不同,堪称一篇政论性质的散文。

  其体例、格式前所未见,别具一格,内容更是极为重要。

  还有,那件国宝的铭文文辞与体例,与现存的《尚书》等古代文献,十分接近。

  它的发现,对探讨中国古书的渊源,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这才是令陈文哲头痛的,价值越高,他就越不能太过自私。

  当然,他要真一门心思想要研究一下,想要搞明白这件宝贝的铭文,还有其内记述内容的意义,也不是不可能。

  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他还是能够做到的,只不过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而如果不想这么做,那就求助别人帮助。

  这样一来,这件东西就藏不住了。

  对于这种重宝,只要被人知道了,就肯定会惹来麻烦。

  “还是需要让它重现天日啊!”

  很快,陈文哲就有了决定,他不能太自私,因为这可以定史,对于夏商周的三代断代工作,十分重要。

  已经打算暴露出去,陈文哲也就不在纠结。

  今天的收获不小,他也想要看看,这件盨内到底记录了什么,所以他直接回到了开发区的铜器厂。

  这边有着不少合适的工具,对于修复这件青铜器有帮助。

  所以,接下来的几天,陈文哲先是小心的给它来了个钣金工作。

  修复了大体器型,在就是除锈!

  考古发掘的青铜器,由于长期埋藏在地下,经过千年的水浸土埋,必定会引起青铜本身的质变,使金属从元素状态转化为化合物状态,形成铜锈。

  由于铜质的差异,以及水土条件的不同,锈色有红、绿、蓝、黑、紫、灰等各种颜色,斑驳陆离,形成古青铜器一咱特有的庄重古朴的美感。

  古代青铜器的锈层极其复杂,层次很多,有些锈蚀掩盖了青铜器的纹饰或铭文,甚至使器物变形,失去原貌。

  因此,去除那些有害的锈蚀,是青铜器保护处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过去常采用的青铜器去锈方法,是用刻刀、凿子、锤子、錾子等进行锤震,剔除锈蚀。

  在锤打时,位置要准确,用力要适当。

  此法虽简便,但容易损伤原器,尤其是铭文和纹饰部分。

  所以必须细心剔除,并刷扫干净。

  这是好处理的锈迹,也是好的锈,而有好的锈,就有坏的锈。

  现在除锈,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青铜器外面的一层遮挡铭文的锈迹被清楚之后,陈文哲发现,里面那一点绿色粉末状的锈迹,真不是什么好锈。

  先前他只是看到了一些绿色粉末,并不严重,但是,现在他能确定这是有害锈。

  如果这真是有害锈,那这件青铜器要是再不进行保护,肯定就要毁了。

  请收藏:https://m.bqgbb.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